【概述】
嶐嶺古道是淡蘭古道系統中的一段,為嘉慶元年(1796)至道光3年(1823)間入蘭官道,由於此道既高且險,自道光3年(1823)林平侯修葺草嶺古道後,逐漸取代其地位,但因位在隆隆溪聚落活動範圍之內,所以並未完全荒廢;至此古道成為東北角海岸地區居民往來頭城及福隆、澳底一帶的區間生活通道。

日治時期,宜蘭線鐵路自溪谷穿過,對古道前段地形產生改變,但並未造成聚落人口的大量外流;至民國60年代(約1970年代)國內經濟環境改變,才徹底的促使聚落外移,部分落居於外隆林街,結束了嶐嶺古道的交通功能。其後陸續興建產業道路連通,造成前段古道的徹底消失。

目前,仍保存路基的古道路線起點,位在距外隆林街約500公尺之溪谷內;且在古道下方又新闢產業道路,再度造成古道部分路段的破壞。

【路線】
嶐嶺古道原始起點應為今新北市貢寮區境內之福隆車站,終點為頭城的石城聚落,然因鐵路及車道之興建,車站至外隆林街後產業道路約2,500公尺路段已無古道遺跡。

(1)起點至木橋:長約660公尺
現存古道路徑始自新闢道路的邊坡上方,為一緩升路段,沿溪谷西側而行。路寬雖僅60—70公分,但路基平坦易行。中段有一較大彎處,因對岸適為溪流交會口,形成良好的遠眺景觀。木橋為一極有特色的小型構造物,兩端為石砌基礎,上橫原木為橋。橋附近曾有住屋,現已拆除。此處樹蔭茂盛,為一良好之停留點,當年或亦為行旅休息處。

(2)木橋至樹林道:長約700公尺
本段古道因兩處越溪點,造成兩次升降,為較難行路段;越溪處均為涉水而過,並無橋樑遺跡,或是因為水量不大。第一越溪點溪道較寬,大石林立,然水質清澈,景致獨特,亦為停留勝地。

(3)樹林道至嶺頂:長約500公尺
自第二越溪點爬升至樹林道,再度回到平緩的路面,前段緩升,至接近嶺頂約150公尺處,坡度開始變陡。

(4)嶺頂至石城:長約900公尺
為陡降路段,目前因植栽茂密,無法眺望遠景。

【荒廢】
噶瑪蘭廳設立之後,清朝官方力量進駐,因嶐嶺古道地形險峻,向南開闢由遠望坑溪入山的草嶺古道。但因嶐嶺古道路線較近,仍有「舖遞道」的重要性,加上嶐嶐溪山坑聚落的居民仍使用古道進出連絡,因此當時的嶐嶺古道並未荒廢,而是與草嶺古道並存。 至道光(1821—1850)中葉,連絡淡蘭交通的功能完全轉移至草嶺古道,嶐嶺古道遂轉型為山坑居民的生活路徑,以及東北角海岸地區居民往來頭城、福隆、澳底一帶的區間生活通道,直至民國60年代(約1970年代)初期,山坑聚落才全面遷出,嶐嶺古道也因此全然荒廢。

雖然草嶺隧道興闢後,嶐嶺古道失去入蘭孔道的重要性,但因繞海路徑遙遠費時,所以至濱海公路開通為止,嶐嶺古道一直是外隆林三坑聚落與石城附近居民的主要聯外道路。

【參考資料】
1.徐惠隆,〈嶐嶺古道探源紀行〉,《宜蘭文獻》25,1997,頁100-112。
2.黃雯娟,《台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會,2000,頁36。
3.張捷隆,《宜蘭縣環山步道系統整體規劃案期末報告書》,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2003,頁13。
4.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宜蘭縣文化景觀普查計畫第一期成果報告》,2008,頁78-101。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4 月 7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