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鄂王里為宜蘭市舊里名,位於舊宜蘭城西北方,係由西後街、城隍街、舊城西路及宜蘭河所圍成的街塊,民國100年(2011)全里面積0.1836平方公里,共10鄰,居民321戶,人口1,004人。

本里範圍在清代屬於乾門,昭和15年(1940)屬本町及昭和町。戰後,民國35年(1946),鄂王里為宜蘭市48個里行政區之一,由於本里碧霞宮主祀岳飛,岳飛死後追封為鄂王,故取名鄂王里。民國67年(1978)鄂王、光大兩里合併,定名為鄂王里。民國103年(2014)行政區域調整,原屬鄂王里之舊城西路以東、城隍街以北及西後街以西部分,劃入中山里,其餘部分劃入西門里,鄂王里之名則予以廢除。

本里以前農業不發達,耕種取水都很不方便,所以土地價值不高,近年來興建國民住宅、西門路又開通,尤其是宜蘭河濱公園完成之後,生活品質大為提高。里內碧霞宮非常重視教化、救濟事業,以扶鸞濟世,早期在宜蘭各地宣講聖諭,已被指定為縣定古蹟;廟後土地於縣府徵收後,設置楊士芳紀念林園。其他如台電宜蘭區營業處、清水祖師光明寺、慈雲寺、姓呂仔底等,均為里內重要地標。

【參考資料】
1.黃雯娟,《台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會,2000,頁201-202。
2.呂美玉、林英賢、林正芳,《宜蘭市志地理篇》,宜蘭市公所,2001,頁116-118。
3.李信成,《宜蘭市志政事篇》,宜蘭市公所,2004,頁233。
4.宜蘭市公所,〈宜蘭市里、鄰行政區域調整計畫〉,2012。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5 月 30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