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陳抵帶致宜蘭縣長游錫堃書〉是噶瑪蘭族陳抵帶(曾任花蓮縣壽豐鄉長)寫給宜蘭縣長游錫堃的一封信。民國80年(1991)10月15-17日,陳抵帶與噶瑪蘭族人返回宜蘭參加「紀念開蘭195週年紀念活動」返鄉尋根,兩人親切交談,場面溫馨。活動結束後,陳抵帶於11月2日寫了此信給縣長游錫堃。
【原文】
游縣長鈞鑒,敬啟者:
縣長日理萬機,忙於縣政之餘,十月十五日,應游縣長邀請,噶瑪蘭人共一百餘人搭乘遊覽車返回故鄉「宜蘭」尋根懇親,承蒙縣長熱情的招待,謝謝!這是噶瑪蘭人流落於花蓮、台東一百三十八年之後,首次返鄉行動,使得即將消失的噶瑪蘭族群受到重視。
懇親會上游縣長表示:噶瑪蘭族原係世居於宜蘭平原,吳沙入蘭之際,噶瑪蘭族還與吳沙「埋石設誓,分地互耕」,但後來噶瑪蘭人,卻不是與漢人融合,就是逼得噶瑪蘭人舉家遷往後山的花蓮、台東一帶。貴縣府委由中研院張炎憲教授,對貴縣噶瑪蘭族三十六舊社進行調查,在各社立碑說明。目的要大家能夠在反省之後,尊重少數民族。達到種族間互尊互重、和平共存與文化融合。懇親會上,花蓮縣噶瑪蘭在牧師潘金龍指揮下,唱出了由偕萬來先生作詞,以傳統噶瑪蘭族曲調唱出了返鄉曲。全場一片寂靜。唱畢場內不管那族,眼眶都紅了,且不少人眼淚忍不住流下來。
歌詞:「我是噶瑪蘭人,我的故鄉在宜蘭,為了生活流浪到花蓮,我是噶瑪蘭人,我的家鄉在宜蘭,返鄉來探親,高興又歡樂。」
噶瑪蘭族是台灣最後一支即將消失的原住民族,因為沒有列為九大山胞原住民族系,並未受到政府保護,希望藉此次返鄉尋根活動,呼籲政府及人類、社會學家重視噶瑪蘭族。
本人代表噶瑪蘭族,向游縣長十二萬分感激,謝謝!
並祝游縣長下屆選舉高票當選。祝 大安
噶瑪蘭族花蓮縣壽豐鄉八十三歲前鄉長陳抵帶(印)敬書
一九九一、十一、二
冬山鄉新建之大橋,懇請縣座賜名「噶瑪蘭大橋」謝謝!
【參考資料】
1.潘寶珠,〈托泰布典的百年鄉愁—與子偕行外一章〉,《宜蘭文獻》6,1993,頁39-4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