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額刺王字生番為清代對宜蘭山地住民的稱呼,光緒21年(1895)之前,官方或民間並未以「泰雅族」一詞稱呼宜蘭山區的原住民,文獻上通記為「額刺王字生番」或「斗史番」。至日治時期,伊能嘉矩始將Klesan(南澳群)分類為「東泰雅族」、Mnibu’(溪頭群)劃歸於「西泰雅族」。
【附考】
《噶瑪蘭廳志‧卷一》:「噶瑪蘭在布政司東南五百四十里,在台灣府東北七百里。廳治東至過嶺仔,以海為界,十五里;西至枕頭山後大坡山,與內山生番界,十里;南至零工圍山,與生番界,二十五里;北至三貂遠望坑,與淡水廳交界,六十五里;東南至蘇澳過山大南澳界,八十里;西南至叭哩沙喃與額刺「王」字生番界,三十里;東北至泖鼻山與淡水洋面界,水程九十五里;西北至宰牛寮內山,與淡水界,八十里。」
《噶瑪蘭廳志‧卷一》:「大叭哩沙喃山:在廳治西南五十餘里,以番地得名。層巒疊嶂,鳥道紆迴,雖盛夏必襲裘而入。即八景中之「沙喃秋水」也。道光九年秋,總兵劉廷斌剿辦和興夫匪,屯兵於此。越界盡額刺「王」字番種;南去一、二日,則玉山矣。」
【參考資料】
1.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灣省文獻會,1993,頁6、11。
2.廖英杰,〈跨族界域下的交易與婚姻—以宜蘭地區叭哩沙平原為例〉,《宜蘭文獻》126,2021,頁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