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00線林道開闢於民國48年至74年間(1959-1985),主要幹道與支線共71.8公里,該林道銜接台7線與台7甲線。100線林道入口處設有一守衛站,為昔日木材運出之檢查哨,現今成為生態研究調查及遊客進出管制站。

沿100線林道前進可陸續發現早期留存的歷史建築,像是日治時期的哨所、林業作業時期的工寮、繁殖培育猴頭菇的菇寮等,林道上各式的工程及建築物見證著棲蘭山區的古往今來。

100線林道10.2公里處的支線為130線林道,繼續往前,11公里處為棲蘭山歷代神木園區的位置,17公里處為宜蘭、桃園及新竹三縣交界,林道西側可一窺湖面如鏡之狹長匙狀高山湖泊-鴛鴦湖,此處於民國75年(1986)設立自然保留區,100線林道盡頭分別接往160、170線林道。

台灣因地理環境特殊,地形陡峭,坡度大,地質脆弱,易受颱風豪雨造成林道邊坡沖蝕、路基流失等情形,為維護林道使用年限,森林保育處於100線林道設置鋼板橫溝,並視林道路面傾鈄度,配合內、外斜式的設計方式,將水引至內邊溝或由涵管渠道排出。林道路基流失區域則是以生態工法設置蛇籠駁坎進行下邊坡路基整治工程,另於邊坡崩塌處設置加勁格網植生擋牆以穩固邊坡,防止災害擴大。

【參考資料】
1.退輔會榮民森林保育處,《https://www.fcea.gov.tw/inpage.asp?id=10》,2021-02-24。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9 月 11 日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